世界上最著名的时钟背后的故事
自 1859 年 5 月 31 日成立以来,大本钟已成为英国文化的标志性代表。它的名字来源于塔楼 315 英尺高的结构中重达 13 吨的钟,该结构包含通往钟楼的 334 级台阶。由建筑师 Augustus Pugin 以新哥特式风格设计,四个钟面均由 312 块玻璃组成,分针跨度为 14 英尺,而数字的长度约为 23 英寸。在议会会议和晚上,钟面被灯光照亮,象征着这座城市的官方时计。
大本钟是对位于伦敦议会大厦北端威斯敏斯特宫的标志性塔楼的昵称。虽然这座宏伟建筑的正式名称最初是钟楼,但在 2012 年改为伊丽莎白塔,以庆祝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钻禧。
T. Baynes 从泰晤士河南岸看到的 1834 年大火。
1834 年 10 月 16 日,一场毁灭性的大火烧毁了原来的威斯敏斯特宫,这被认为是大笨钟诞生的催化剂。十年后,建筑师查尔斯·巴里提议建造新的国会大厦,其中包括一座钟楼,并委托奥古斯都·普金以哥特式复兴风格进行设计。普金已经因其在兰开夏郡的 Scarisbrick Hall 等英国建筑方面的工作而闻名,不幸的是,他将大本钟的完成视为他职业生涯的终结篇章;在遭受精神错乱后,他于 1852 年不幸去世,享年 40 岁。
这座享誉全球的纪念碑由埃德蒙·贝克特·丹尼森 (Edmund Beckett Denison) 于 1851 年开发的精密双三足重力擒纵机构提供动力,提供无与伦比的精准度。该装置保护时钟的大指针免受任何可能阻碍钟摆运动的外力,例如鸟类或阵风。
1857 年,位于塔内的第一个钟重约 16 吨,发生断裂。 1859 年 7 月放置了一个打火机钟,但不幸的是,它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在安装后不久就破碎了。数学家兼天文学家乔治·艾里爵士提议重新放置巨钟,以便新任命的、较轻的锤子可以在不同的区域接触大钟,最终证明是解决问题的决定性措施。大本钟每小时鸣响一次,较小的钟声每刻钟响起一次。
大本钟是英国的标志性象征,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地标之一。它被视为英国民族自豪感的象征,在战争和逆境中成为坚韧和希望的象征。该钟也被视为该国历史和文化的象征,它的钟声传遍世界。